查看原文
其他

痛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大老校长杨叔子逝世!

11月5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于11月4日晚10点50分因病去世,享年89岁。

杨叔子

机械工程专家,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倡导者。1933年9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80年成为湖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1991年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首位院士,1993~1997年任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改革开放以后,杨叔子的研究方向由金属切削机床转向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带领团队推进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无颤振切削,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国际难题,开辟了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杨叔子院士一生坚持提倡“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的教育理念。他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中国科学报》曾发表题为《杨叔子院士:机械制造与人文栖居》的文章,全面记叙了杨叔子院士从艰难求学的经历到后来在科研及教育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杰出成就。文中在“掀起‘人文风暴’,全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这一章节中提到,杨叔子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其锋芒指向急功近利、轻做人重做事、轻成人重成才的高等教育现状,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核心是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以下节选自“掀起‘人文风暴’,全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辉煌业绩,杨叔子也因在国内高校中掀起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而享誉华夏。


严格意义上,自1951年在南昌一中担任班主任起,杨叔子即有了正式的教学经历。自1956年留任华中工学院以来,杨叔子更是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杨叔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病甚为明晰。


杨叔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其真正使命是培养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中国人”。但长久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却表现出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以及过弱的文化陶冶等严重问题,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相背离。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掣肘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心系民族未来的杨叔子决定付诸切实的行动来改善这一现状。


当杨叔子还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时,他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尽己所能地引导学生拓宽知识基础,即不仅要打好专业课基础,也要打好人文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知识融合。


同时,杨叔子也通过言传身教,强调学生的德行养成。1993年,杨叔子被正式任命为华中理工大学校长。


杨叔子深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其教育理念的时机到了。他凭借校长身份,立足自身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及多年来宽口径育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当时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契机,积极倡导在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在理工类院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通过开设人文讲座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人文风暴”。


杨叔子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其锋芒指向急功近利、轻做人重做事、轻成人重成才的高等教育现状,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核心是解决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这是杨叔子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此外,杨叔子之所以决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还与其亲身经历的两件“小事”有关。第一件事是杨叔子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几位美籍华人教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质疑:“中国来美的留学生ABC(英语)很好,XYZ(数学)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经济),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地理),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历史),也不太知晓《四书》《老子》《资治通鉴》和《史记》(传统民族文化),这种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第二件事是杨叔子初任校长时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说:“杨校长,有件事情我想不通。作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英语四级过不了关就不能获得学位证书,这点我赞成。因为要改革开放,要中外交流。但是汉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句子不通,文章不顺,居然可以拿到学位证书。请问杨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这两件事情引起了杨叔子的深思: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地理、历史知之甚少,对悠久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甚至都不能掌握自己国家的语言,那他怎么会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呢?怎么会为民族服务呢?鉴于此,杨叔子希望通过实行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爱国情怀与创新意识兼备的现代大学生。


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杨叔子在华中理工大学领导班子的支持下,通过开办人文讲座、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首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多项有力措施,在华中理工大学乃至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股人文热潮,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同时,杨叔子不断走出校门推广文化素质教育。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300余场,吸引听众30余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此外,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现已发行数十万册,并被《人民日报》誉为“重塑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杨叔子院士之所以能够在诸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与其夫人徐辉碧女士的鼓励与支持密不可分。徐辉碧同样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她是一名无机化学家、我国硒研究的重要先行者。《杨叔子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一文由徐辉碧口述完成,为我们展现了杨叔子院士鲜为人知的质朴生活。

杨叔子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摘 录)


■徐辉碧口述 汪旭、张斌整理


时间的投入是科学家成功的必备素质,要想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必须比常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为了节省时间,全心投入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杨叔子一生都践行着“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杨叔子的生活十分简朴,自从他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们跟着他一起“吃了30年食堂”。我十分理解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因为我和杨叔子有共同的想法、共同的理想。我们都愿意把时间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生活上尽量少占用时间,所以我们选择到食堂去吃饭。因为自己做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觉得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我们家每周都会做大扫除,当时也没有请钟点工,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来做。但是杨叔子连打扫卫生的时间都要用来工作,我觉得不妥,就悄悄地把他的书塞到抽屉里去,要求他每个周末抽出一个小时做清洁,杨叔子最后也是迫不得已地去做清洁。总之,杨叔子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更希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


杨叔子曾说过,人生在勤,贵在坚持。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坚持7点50分必到办公室。他敬时爱日,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始终将事业放在第一位,他愿意把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但是不愿意用在生活琐事上。


记得有一次,系里要通知大家开会,当时没有电话,他也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只能以步行的方式挨家挨户去通知。这自然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他认为这是工作,时间花在工作上是值得的。如果让他去逛商店,他就认为是浪费时间。他从来没有去商店买过一件东西,鞋袜、衬衣都是我按照尺寸去买。我给他买什么,他就穿什么,他也从不挑剔、从不计较。


实际上,我的想法、做法跟杨叔子是一样的,所以人家总是开玩笑说,“徐辉碧买东西从不挑选,从不讨价还价,千万不要让徐辉碧帮忙买东西”。我也确实觉得这很浪费时间,所以一般都是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买完就赶快回来,从来不想多逛商店。在节省时间这方面,我和杨叔子的想法是一致的。学无止境,要抓紧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先将知识学明白,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做科研也是如此,研究开始之前一定要将问题与方法思考清楚。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面。


杨叔子生活十分简单,他把有限的时间专注于追求事业上的发展和学习上的进步,这的确促进了杨叔子事业的成功。但是就其普遍性而言,我认为因人而异,这种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成功首先需要刻苦和勤奋。现在社会的年轻一代,很多都是娇生惯养,甚至有的是不求上进。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绝对地说他们的做法不对,但是我和杨叔子不会这样做。


(汪旭、张斌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组老照片

  缅怀杨叔子院士


图为1960年在北京与夫人徐辉碧教授结婚照,徐辉碧教授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

图为1975年与学生在一起。

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家工作讨论。

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杨叔子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位院士。

担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图为1995年与学生在一起。

  杨叔子在高校中倡导并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使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旗帜。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后交流。

图为1997年,杨叔子(左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


 


图为2010年9月18日,杨叔子为新生作入学教育报告。

图为杨叔子给本科生上课。


  


图为杨叔子为世界文化名人园揭幕。

※ 公众号推荐 ※

平台资源介绍 》》》

>>>> 往期资源分类

>>>> 软件安装教程

>>>> 会员加入方法

>>>> 会员资源介绍


※ 平台服务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